偿付能力不合格的渤海财险增资获批 能否成功引入外部战投
2021-06-22 09:56:29 来源: 华夏时报

仅半年时间,渤海财险3.48亿元增资就获得天津银保监局批准。增资后,渤海财险注册资本金从16.25亿元变更为19.73亿元。

按照此次股权变更情况,渤海财险第一大股东天津市泰达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将保持不变,为40.62%,天津渤海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则将一跃成为第二大股东,持股16.06%。

本报记者注意到,此次增资,主要源于渤海财险对补充偿付能力充足率的渴求。回顾来看,从2012年开始,渤海财险偿付能力充足率就开始持续下行,从525%缩减为2018年的140.20%。随后一路下行,到2019年四季度其核心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跌至112.61%,在财险公司中垫底,同时也是当时唯一一家综合偿付能力低于120%的财险公司。且2019年4季度、2020年1季度风险综合评级均为C级。

渤海人寿的偿付能力状况也引起银保监会的关注,并对其进行约谈。2020年5月,渤海财险还收到银保监会下发的《监管函》,要求公司管理层制定改善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工作计划,切实加快推进增资扩股工作;同时加强经营管理,调整业务结构,扭转持续亏损的不利局面。

彼时,渤海财险在报告中表示,2019年底年在接受监管约谈后,管理层就谈话内容第一时间向主要股东单位进行了汇报,并结合实际情况,根据监管要求作出经营管理安排,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公司偿付能力风险防范方案及实施计划。2020年上半年公司持续关注偿付能力情况,制定偿付能力应急预案。积极与股东单位沟通,制定了增资扩股方案,力争在三季度增资到位。

随后两个季度渤海财险风险综合评级又回到B级,但该公司最新披露的2021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该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均降至102.62%,风险综合评级再度下调至C级。

好在如今增资落地,虽比预期来的要晚,但亦可解偿付能力之急。除了内部自救,渤海财险还在通过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的方式,为自身注入新鲜血液。

作为首家由天津骨干企业发起,总部设在天津的全国财险公司,渤海财险当下处境并不乐观。成立16年来,受车险拖累,该公司常年亏损,其国资股东更是直言,“渤海财险正面临生死存亡,必须抛开一切进行彻底的市场化改革”。2019年末,渤海财险在天津产权交易中心挂牌不超过10亿元的增资项目,对应持股比例不超过29.74%,意在通过增资引战,进行混改。但截至目前,渤海财险仍然没有盼来合适的战略投资者。

引人注意的是,渤海财险在挂牌公告中表示,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司偿付能力的补充以及对投资、非车险领域发展的支持。

资料显示,渤海财险于2005年10月18日开业,截止目前,该公司已经拥有24家省级机构,300多家地市级和县级机构,销售服务网络遍及全国中、东、西部地区。作为一家已有16年发展历史的渤海财险仍未进入盈利期。2016年到2018年,其净利润分别亏损1829万元、1.94亿元、1.12亿元,2019年净利润亏损进一步扩大至2.83亿元,2020年实现了0.07亿元的微幅盈利。

而车险一直是拖累渤海财险整体业绩的主要业务。2013年以来,该公司车险业务占比超八成,有的年份甚至超九成。据本报记者梳理,2013年至2019年,渤海财险车险对保费收入的贡献占比分别为84.84%、87.37%、86.73%、90.35%、91.27%、88.6%、88%。

无法免俗的是,渤海财险的车险承保利润也一直亏损,其中2017年承保亏损3.1亿元,2018年承保亏损2.37亿元,2019年承保亏损更是达到4.5亿元,均超过公司总体净亏损数额。

当然,从行业来看,不只是渤海财险,中小财险公司整体盈利都较为困难。车险综改之后,中小财险更是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马太效应显著的车险市场不易盈利,转型非车险成为唯一出路,渤海财险亦不例外。

2019年开始,渤海财险就将“加强偿付能力管理”“推进车险有质量增长”“加快推进非车险专业化特色化发展”等作为重点工作。但根据渤海财险2020年业绩报告显示,其车险保费占总保费比例仍高达87.75%,不过承保利润亏损有所缩减,为-1.46亿元。

在今年的一季度非车险条线工作会议上,渤海财险分管非车险部的总经理助理毛明光指出:“做好非车险是最大的政绩,不做非车险是最大的失职。车险综合改革前后三年,是行业非车险转型发展的窗口期。公司实现长远发展,必须要大力推进非车险发展,努力提高非车险业务规模占比。”

渤海财险相关负责人亦曾向本报记者表示:“公司着力推动非车险业务的战略发展。调整和完善非车险业务组织和销售体系,总、分联动、内外互通;突出发展非车个险业务;推进新业务发展;充分利用股东资源优势,加快天津地区非车险业务发展。”

本报记者从渤海财险官网获悉,今年4月,泰达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志勇一行调研渤海财险。泰达控股副总经理,泰达国际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轶指出,作为股东方,会一如既往的支持渤海财险高质量发展,在增资完成后,除了在公司发挥保险保障功能方面给予支持,也会在绩效指标、公司治理、内控合规体系建设方面予以监督指导,在提质增效、增资引战、风险管控、业务协同方面,与渤海财险密切配合,通过“引资、引制、引智”,充分发挥战略协同价值,让渤海财险高质量发展落地实施。

需要指出的是,经营非车险业务对险企提出了更高的资本要求。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曾向本报记者表示,从整体上看,非车财产险的分散更弱、业务量更小且数据积累更少,有些业务受经济波动等外部冲击的影响更大,所以对资本以及偿付能力的要求更高,例如工程险、农险、保证险、责任险等。

从渤海财险保费收入排名前五的险种来看,都不乏企财险、意外险、责任险、工程险的身影,但由于车险业务占比高,非车险业务占比不足两成。若要发展非车险业务,显然还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如今,渤海财险内部增资已经落地,接下来,能否成功引入外部战投,本报记者将持续关注。记者 吴敏 北京报道

责任编辑:zN_2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