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型医用设备集采信号:集采欲来,资本市场闻声而动
2021-08-13 10:17:41 来源: 华夏时报

药品、耗材纳入集采已步入常态化,而高价格、高技术的大型医用设备纳入省级带量采购还是国内首次。

日,安徽省医疗保障局发布最新通知, 将开展2021年度全省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集中采购工作。根据此前安徽省医保局、省卫健委等四部门下发的“完善全省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集中采购工作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通知,坚持带量采购、以量换价成为此次集采的相关原则。

安徽的大型医用设备集采试点,能否逐渐演变为一种常态化趋势?对此,和君医药医疗事业部业务合伙人陈建国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无论国采还是地方集采品类扩围势必牵动行业从业者的神经,随着大型医用设备集采落地开展,更多地方加入其中,赛道内的企业发展将迎来加速分化,一方面研发创新能力强、品类丰富的企业,将在国产替代加速中进一步获利,另一方面将倒逼传统设备代理商加速转型,创新商业模式,否则面临被市场淘汰风险。”

集采欲来,资本市场闻声而动

7月30日,安徽省医保局发布通知,开展2021年度全省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集中采购工作。

迈瑞医疗股价闻声下跌,当日跌幅超过8%,此后的4个交易日累计跌超10%,市值蒸发超500亿元。市场观点普遍认为,迈瑞医疗期股价走低受到大型医用设备集采消息面影响。

根据最新《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甲类大型医用设备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由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其中,PET/CT、手术机器人、64排及以上CT、1.5T及以上MR、X刀、伽马射线等均被划入乙类大型医用设备。而安徽此次集采范畴乙类大型医用设备,即为大型放射设备。与迈瑞医疗的主营业务关联度不大。

事实上,大型医用设备省级采购是常规流程。早在2014年至2016年间,当时的安徽省医改办、省卫计委曾发文,推动乙类大型医用设备以及单价在200万元以上的医用设备参加省级集中采购。此次,安徽提出“带量采购”的原则,把集中采购变成了“集中带量采购”。

通知发布当天,国联证券曾公开表示,此“集采”非彼“集采”,大型医用设备集采和药品带量采购并不一样,医疗设备的招标集采模式已经在行业内存续多年,不必过于担心,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国产替代的进程,且不太可能出现大幅降价的情况。

即便如此,集采信号发出仍然引发市场猜想,股市体现出多米诺效应。陈建国认为:“一方面企业和市场不必过于紧张,另一方面态度上要高度重视,积极做好应对筹备。”

而随着集采成为趋势,更多医疗器械也将会被纳入,大型医疗设备的市场格局可能改写。

国内龙头有赖集采实现替代

“大型医疗设备集采有利于产品品类齐全的大型医疗设备企业发展,拥有相对健全的产品系列,加速实现进口产品的国产化替代。集采还会直接影响国内和国外企业的营销渠道网络建设,企业营销策略需要随之规范调整。” 陈建国说。

据了解,设备集采不属于省一级的带量采购,而是各医院申报发起的,质上和省级药品耗材集采有所不同。这就解释了,安徽的大型医用设备集采为何不是新鲜事。而国产企业面对跨国三巨头的围攻,很难抢得市场先机。

早在2014年4月,安徽省医改办发布《关于安徽省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设备实行集中采购的指导意见》,积极推动省级医疗设备集中采购。2016年3月,安徽省卫计委曾规定,乙类大型医疗设备以及单价在200万元的医用设备,必须参加省级集中采购。

公开资料显示,当时安徽集采81台大型乙类医用设备,包括48台CT、16台MRI、8台DSA、9台LA。其中GE、飞利浦、西门子、医科达成为最大赢家,国产厂商联影、东软只分别从中得3台、2台16排CT。

由此可见,笼罩在跨国巨头阴影下的国产企业存在不小的竞争压力。

根据兴业证券研报分析,中国的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占全球的21%,而国产比例只占了不到4%,即国内市场份额有将80%是外资品牌占领的市场。全球医疗器械市场集中度方面,排名前十的企业占到了将43%的市场份额,而中国前十家企业只占了整个市场大概在10%左右。

基于如上现状,2020年12月,安徽省医保局就全省乙类大型医疗设备集采征求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发挥规模效应,以量换价,鼓励采购国产设备。”“市县级以上公立医院,第2台及以上大型医疗设备配置,在实际执行落地时原则上全部选择国产;市县级以下的公立医院首台配置就要选择国产。”早在此前一年,国家工信部以及国务院也曾出台类似政策鼓励、扶持国产设备进院。

此外,广东省卫健委印发的《广东省2018-2020年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和技术评估标准(试行)的通知》,鼓励公立医疗器械使用单位优先配置国产自主品牌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逐步提高国产医用设备配置水。云南省公布的一份2.7亿招标文件也显示,招标设备不接受进口产品,全部要求国产。

以量换价模式下,医保系统直接出面,与设备供应商砍价,并且,此次安徽集中采购,除了强调以量换价,文件中再次强调了鼓励采购国产设备。这对GE医疗、飞利浦、西门子、东软、联影等跨国企业而言存在不利。一旦实施类似药品和高值耗材的带量采购,大型医疗设备的市场格局可能被改写。

同时,上述实施方案中提到:对采购过程中提供虚假文件、蓄意抬高价格或恶意压低价格,中标后拒不签订合同、供货质量不达标、进行贿赂或变相贿赂的企业,坚决依法惩戒。

如果本轮大型设备采购开始,无论是外企龙头还是国内企业,都将面临更为严苛的交易环境。对此,陈建国解读道:“危机同时孕育机会,随着集采试点地方增加,基于医疗设备集采的社会第三方服务组织将加速发展;部分基层医疗设备代理商将面临转型,必须不断增加代理品种类别,或者掌握独特产品的独家代理权,否则面临被市场淘汰;围绕医疗设备的技术、维修、培训业务将更加吸引关注。”记者 郭怡琳 于娜 北京报道

责任编辑:zN_2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