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杭州富阳区“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沙龙活动圆满收官
2022-03-16 18:11:50 来源: 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政府

近日,由杭州市富阳区民政局主办,浙江工业大学和浙江省如家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协办的富阳区“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沙龙活动在富阳区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进行,共有19家社会组织42名社会工作者参与,不仅有富阳本地的社会组织,更有杭州市的社会组织前来支持,活动过程中气氛活跃,参与人员热情满满,沙龙活动圆满收官。

沙龙活动中,区民政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丙德对我区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项目情况做了介绍,并动员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各类项目。

如家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欧阳华主任对社会组织共同助力富阳民政创新社会救助手段、打造多元化社会救助模式,表达了极大的支持与期待。

本次沙龙活动有幸邀请到资深公益人徐浙英老师和浙江工业大学祝建华教授进行授课分享。徐浙英老师是参与志愿服务15年的资深公益人,她分享了多年从事公益事业、作为一名志愿者的经验和心得,引发了在场所有社会工作者的共鸣。

祝建华教授围绕社会救助服务多元主体协同供给机制,提出社会救助现存问题,分析社会救助服务供给现状,展示协同治理视角下的救助服务供给机制,聚焦救助服务供给机制的运行目标与存在问题,倡导社会救助服务供给机制优化。

活动过程中,祝建华教授抛出的问题也激发了所有人的思考:

1. 困难群众的救助需求谁来定

2. 如何精准对接困难群众的救助需求

3. 社会组织自身能力建设的实现路径有哪些

4. 如何破除“碎片化”的运行困境

5. 设计的系统性、目标的层次性、实施的整体性如何实现

6.缺什么:人?物?资金?时间?专业?理念?文化?环境?保障?认同?其他?

参与的成员对祝教授提出的六个问题进行了分组讨论。迸发出思维碰撞的火花。

成果展示:对于六个问题,大家各有各的答案和理解。在诸多精彩的回答中,有人提出要通过资源整合,资源汇总,来精准定位匹配最佳对接对象;有人提出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多元化的服务技能;也有人提到对于目标的层次性要从基本物质上升到精神方面,形成互助、自助的模式。这些最真实的回答都与民政工作的目标、理念相吻合。

祝教授总结提炼:需要明确协同供给主体集聚方式与角色定位,加强社会救助服务专业培训并完善多元支持系统和供给机制的评估反馈系统。“供需”问题也是民政在接下去工作中将要着重关注的,联合多方尽可能满足社会组织的提出的合理需求,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在大家热烈讨论中,本次沙龙活动圆满收官。在后续工作中,我们将持续关注社会组织培训,融合资源,搭建平台,共建共享,帮助社会组织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