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关注 > 正文
探索山区全域宜机化改造共同富裕新路径,泰顺这样做
2022-04-01 15:37:05 来源: 泰顺县人民政府

3月29日,全市春耕备耕暨农业“双强行动”现场推进会在瑞安召开。会上,县委副书记胡慧雷代表泰顺县作题为“以田适机、以机适田、以田富农,全力探索山区全域宜机化改造共同富裕新路径”的典型发言,讲述泰顺经验,展示泰顺做法,传递泰顺精神。

近年来,泰顺县紧扣农业双强、农村建设、农民共富“三大行动”,探索山区土地“机械化、宜机化、数字化”改造共富新路径,成功创成省级茶产业、畜牧业“机器换人”示范县、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和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

聚焦山区土地宜机化

“以田适机”推动小弯田到大方田

坚持以“宜机化”为抓手,深挖农田潜力,让“弯田变方田”。一方面,“连片改造”整合零碎资源,通过全域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先后完成宜机化改造5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3.1万亩,并启动2000亩农田“宜机化、机械化、数字化”改造试点,将零碎的“山垅田”“巴掌田”成功改造为集中连片、设施配套、宜中小型机械化耕作的农田基地。另一方面,“基地创建”打造耕作平台,积极推广山区农业机械化耕作模式,全力打造农业机械化集中平台、示范基地,创成数字农机应用基地3个,高水平农艺农机融合示范基地3个,农机创新研究试验基地1个,为推进山区农业机械化提供更广阔的“耕作平台”。

聚焦山区农业机械化

“以机适田”推动小散户到大联合

深入贯彻时任省长郑栅洁来泰调研提出的“农业的出路在于机械化”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农机合作模式、田块管理模式,让散户变联户。一方面,探索“合作社购买、农民租用”等合作模式,提高农机使用率。积极推进农机“合作社+农户”社会化服务,实行合作购买或租赁制模式,降低农民使用门槛、减轻生产成本投入,提高农业机械化覆盖面。今年,我县还将打造3个农机综合服务中心,为全县农户提供耕、种、管、收、烘干、加工等社会化服务。另一方面,建立“田保姆”管理模式,提高机械化效率。全县90个村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统筹,对2.2万亩种植的水稻等作物实行“四个统一”规范措施,即统一防治时间、统一防治药械、统一防治配方、统一防治检查等规范化运作,有效破解农民种植技术不到位、防治效果不佳等难题,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聚焦山区农耕数字化

“以田富农”推动小耕作到大效益

坚持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以生产需要、群众需求为导向,强化科技运用,加快数字赋能,全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一方面,全力推广平台数字化,以数字乡村建设为载体,以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为依托,积极整合全县农机政策、采购、管理、服务等领域资源,打造农机数字化平台,实现惠农直通车一键达,持续扩大微型化、轻便化、智能化农机装备普及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全力探索推进耕作数字化,罗阳、筱村、南浦溪镇等乡镇运用测绘无人机,规划农业作业路线,实现施肥、喷药、收割等作业智能操作近10000亩,全面提高管护效率,推动农耕实现全程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特别是泰顺凤垟乡,引进浙江山友天然食品有限公司,通过数字化管理、机械化生产,开发500亩“长寿大米”多彩共富种植示范基地,每年可为所在地村集体增加收入20万元以上,带动周边60户农户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