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纽交所撤回上市申请的喜马拉雅转战港交所。
近日,在线音频平台喜马拉雅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将成为“耳朵经济”第一股。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喜马拉雅营收超过100亿,平均月活用户达2.62亿,其中包括物联网及其他第三方平台月活用户1.51亿。
不过,保持着较快增速的同时,亏损仍在继续。近三年半相应的净亏损分别为7.6亿元、7.5亿元、5.4亿元和3.2亿元,合计亏损24亿元。
自2012年以来,喜马拉雅共完成9轮融资,背后有多名资本为其站台,包括春华资本、腾讯、小米、京东等。最新一轮融资在2018年,由腾讯投资、春华资本等投资的E轮融资,总金额高达40亿元。完成该轮融资后,其估值超过200亿元。
月活用户2.6亿居行业第一
公开资料显示,喜玛拉雅成立于2012年,是中国知名的音频分享平台。
截至2021年6月30日,喜马拉雅拥有超过2.9亿条音频内容,对应总内容时长约为21亿分钟,内容涵盖个人成长、历史人文、亲子情感、商业财经以及娱乐内容等。
股书显示,喜玛拉雅主要收入来自会员和付费订阅收入。2021年上半年,喜马拉雅营收25.1亿元,其中订阅就贡献了超过13.7亿元,占比达到54.6%,广告贡献了超过6亿元收入,占比24.5%,直播中的虚拟物品销售占16%。
从用户规模看,喜马拉雅是中国在线音频头号玩家。截至2021年上半年,全场景月活跃用户为2.6亿,其中移动端月活用户为1.1亿,剩余1.5亿用户来自于IoT及其他第三方开放平台。
喜马拉雅表示,用户的付费行为是他们在平台高度参与的佐证。截至上半年末,平台平均月活跃移动端付费用户约1420万,较2020年同期增长65.5%,平均月活跃移动端用户付费率约为12.8%。
根据灼识咨询数据,今年上半年,喜马拉雅移动端主应用程序平均月活跃用户在中国在线音频应用程序中排第一。
喜马拉雅认为,中国在线音频的渗透率仍然较低,iiMediaResearch数据则显示,2018年以来,我国在线音频行业用户规模呈现逐年稳步增长趋势,2020年用户规模达5.7亿人,同比增长16.3%,预计2021年将达到6.4亿人。
用户群体逐渐向下沉市场蔓延,招股书披露,截至2021年6月30日,其53%用户来自中国一二线城市,37%来自三四线城市,10%来自低线城市和农村地区。喜马拉雅提到,将继续扩大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用户群。
自2012年成立至今,喜马拉雅已完成了9轮融资。最近一次是由腾讯投资、春华资本等投资的E轮融资。总金额高达40亿元。且此轮融资过后,喜马拉雅的估值超过200亿。
盈利困局下突围车联网音频市场
在保持营收和规模增长的同时,盈利是喜马拉雅一直面临的困局。
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喜马拉雅营收分别为14.81亿元、26.98亿元、40.76亿元。同期应对的净亏损分别为7.56亿元、7.48亿元、5.39亿元。2021年上半年营收为25.14亿元,同比增长55.5%,亏损3.24亿元。
亏损的原因主要在于高额的版权费用和营销方面的大额投入。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1年第一季度,喜马拉雅的收入成本一直在50%以上。在其2021年Q1收听时间最长的TOP100专辑中,有71%为独家版权内容。从目前来看,喜马拉雅显然未平衡成本与盈利之间的矛盾。
喜马拉雅的变现安渠道包括付费订阅、广告、直播及其他创新产品和服务。为了留住用户以及创作者,喜马拉雅需要持续烧钱。招股书显示,在2021年上半年,其营销开支超过12亿元。
随着在线音频赛道逐渐热门,众多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在线音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2020年4月,腾讯音乐发布全新长音频品牌“懒人畅听”。2020年12月,微信也上线了“微信听书”功能。2020年6月,字节跳动推出“番茄畅听”、“番茄小说”APP等产品。
在行业日益竞争激烈的形态下,为挽回亏损,喜马拉雅开始突围车联网和物联网音频市场。喜马拉雅2.6亿月活跃用户中,IoT(物联网)及其他第三方开放平台月活用户有1.5亿。
据悉,IoT(物联网)及其他第三方开放平台包括可穿戴设备、智能音箱、车内音频设备,而喜马拉雅认为这些设备的普及,能扩展自己的听觉版图。
中投公司的数据称,物联网/车联网在线音频市场的收入从2018年的5860万元增加到2020年的4.5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79.2%,预计到2025年将进一步增长至173亿元。
目前已有60多家车企植入了喜马拉雅的车载内容,百度、小米、华为等企业不仅与喜马拉雅达成合作,也纷纷加入造车大军。
招股书中提到,喜马拉雅会将IPO募集资金的一部分用于提升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能力,可见其布局车联网和物联网音频市场的决心。(长江商报记者赵洁)

-
A股上半年十大“亏损王”出炉:猪价下行,新希望半年亏损34亿8月31日,A股中报披露季落下帷幕,4457家上市公司晒出了上半年成绩单。其中,3896家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正,561家公司录得...
-
IPO不成转而寻求收购 微众信科要“卖身”金融壹账通此前,因实控人涉嫌犯罪而终止IPO审核的微众信科,近日又传来了可能被金融壹账通(OCFT)收购的消息。8月25日,金融壹账通发布...
-
小米旗下捷付睿通等10家支付机构完成牌照续展 中网支付不再做支付继今年5月央行公布首批27张支付牌照的续展结果以来,8月29日,央行又发布了新一批支付机构牌照续展情况。小米旗下的捷付睿通...
-
砸钱在PD-1销售与联合用药拓展 君实生物半年吸金21亿砸9亿用于研发作为血拼进国家医保目录的PD-1药企,君实生物交出了年中答卷。借新冠特效药的拉动,君实生物业绩显得较为亮眼。8月31日,君实...
-
“扫地茅”科沃斯上半年净利8.5亿涨超五倍 获多家券商机构看好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扫地机器人市场越发火热。据《2021 年上半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中国家电消费市...
-
A股上半年十大“亏损王”出炉:猪价下行,新希望半年亏损34亿
2021-09-03 08:45:14
-
IPO不成转而寻求收购 微众信科要“卖身”金融壹账通
2021-09-03 08:36:56
-
小米旗下捷付睿通等10家支付机构完成牌照续展 中网支付不再做支付
2021-09-02 09:14:41
-
砸钱在PD-1销售与联合用药拓展 君实生物半年吸金21亿砸9亿用于研发
2021-09-02 08:39:12
-
“扫地茅”科沃斯上半年净利8.5亿涨超五倍 获多家券商机构看好
2021-09-01 08:4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