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汽车 > 正文
电动自行车禁止上楼新政8月1日施行 告示反复贴电车仍上楼
2021-07-30 14:58:13 来源: 北京日报

“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拒不改正的……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8月1日,由应急管理部审议通过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即将施行。

记者调查走访发现,受到上半年多起电动车起火事故的影响,很多电动车主已经转变了停放习惯,不少小区里也已经新建了车棚、充电桩。但还有部分小区,情况依然不理想。

挡不住

告示反复贴 电车仍上楼

“物业提醒您,为了您的和他人的安全,楼道内禁止停放电动车,禁止任何充电行为……”在得秀北街2号院2号楼内,小区物业在每层的电梯间都贴了这样的告示,落款是今年6月底。但记者看到,多个楼层依然有停放电动车的现象。

在车道沟南里社区,虽然楼梯间里和各楼层基本已经不见电动车,但是在好几栋楼一楼的安全通道上,依然堆放着不少电动车、自行车。物业办公室就在南里14号楼地下,但即便这栋楼,一层的疏散通道也被各种车辆占去了三分之一的空间,很多车辆上都是厚厚的一层尘土,显然很长时间没有人挪动,甚至已经被弃用却无人清理。

在常青园小区的多个塔楼里,这个情况也特别明显。虽然一楼的楼门口、楼道、电梯旁都贴有禁止推电动车上楼的告示,也有发现违规停放的电动车会被清理掉的通知,甚至电梯里楼层按钮旁类似的通知已经反复张贴,形成了厚厚的一摞,但显然并不起作用。不仅多个楼栋的电梯间里摆放着两三辆电动自行车,记者还在多栋楼的电梯内碰到了居民推着电动车上下楼。

“这还是比以前少多了,大家其实都格外注意了,但总有人不自觉。”在楼门口对面小广场上乘凉的一位居民告诉记者,小区里居住的很多都是之前的回迁村民,大家互相熟悉,没人肯出面劝阻推车上楼的邻居,“都沾亲带故的,抹不下这个面子。”因此,不少居民暗暗都希望8月1日新规定施行后,物业、消防人员能够严格执行规定,“最好能罚几单。”

充电难

楼下没电桩 电池拎上楼

除了停车规范之外,禁止电动车上楼的规定已经好几年,但直到现在,在有的小区,还是只见“书面禁止”,不见配套充电设备,因为没有配套,所以上楼充电也成了“不得不”的选项,这种心态客观上也使很多电动车主继续不把将要施行的新规放在眼里。

得秀北街2号院里,一名居民告诉记者,自己也知道推车上楼有危险,但是楼下没有充电设备,所以上楼充电还是无法避免。由于铅酸电池太沉,只能推车上楼。锂电池轻一些,得拎着电池上楼。“我这电动车的电池只能跑四十公里,夏天一两天就得充电,冬天更是得每天都充电。工作单位所在的大厦不让电动车进,最方便的充电地点还是自家小区。”

顺着2号院2号楼旁通往地下的入口向下走,连转了好几个弯,一直走到地下三层,才到达自行车库。这里分成了很多的小隔间,但大多数的隔间都空空荡荡,只有很少的车主会在这里停车,车库里也没有可以充电的地方。

对于小区内缺乏充电设施的问题,2号院的物业表示,目前已经在和社区对接相关工作,预计在8月会开始动工开建。但设施修在哪里,何时能修好投入使用,暂时无法确定。

缺重视

停车没车位 充电没空间

在走访中,记者还发现,小区地上空间划车位的时候,“忽视非机动车”的现象,在不少小区都存在。得秀北街2号院是三年前建好的回迁小区,汽车的地下车库很早就已启用,但自行车库直到几天前才贴好标示对外开放,以至于很多居民都不知道自行车库的存在。还有的小区,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已经装了不少,但电动自行车的充电设施却找不到。

常青园小区里,低层板楼、高层塔楼错落分布,但几乎每栋楼下都规划有多个停车位,小区内环形消防道路两边,也规划有汽车车位,但是楼下却没有自行车停车位,只在几栋楼之间有少量的停车棚。停车棚里已经停满了车辆,而每栋楼楼下,都有至少七八辆电动车见缝插针地停放在楼门口附近。

“汽车没地儿停,从上到下都重视,还给在路边划车位,电动自行车停车位缺口更大,车主发出的声音却没人重视。”一位推着电动自行车出门买菜回来的居民对此特别有意见,“小区里的空间是大家的,凭什么都划给汽车车位了?”

车道沟南里社区的不少居民也有同样的异议。这个小区里全是塔楼,停车位更是紧张,楼门口的人行道上都被物业划成了车位,甚至人行道拐角,都有人放着写有“私人车位”的角锥,整个社区却没有一个能充电的电动车车棚,更没有一个电动自行车车位。

“其实省出两个汽车车位来,就能停十几辆电动车。可是一个汽车车位,每个月就能收好几百的停车费,电动自行车车位都是免费的,没人‘督’着,谁愿意干这个光出力不收钱的活啊。”几名在楼下聊天的居民七嘴八舌地分析原因。

提建议

电动车禁上楼还需治本

没有地方停放电动自行车,没有充电设备,单纯禁止电动车上楼只能是“治标不治本”。为了从根本解决电动车上楼的问题,还是得街道、社区帮忙想办法,并给予监督管理。

在东花市街道的花市枣苑小区,一进东门,左手边就能看到一排电动自行车在遮雨棚下有序停放,棚子里还配备了多部充电桩,每部可以供六辆车同时充电。在小区4号楼前,还有一片电动自行车的专属停车区域,旁边也有充电桩。记者粗略估计了一下,这里大概能停下40多辆电动自行车。

“这里以前是供汽车临停的,大概能停五六辆。后来我们了解到电动自行车没地方停的问题,就改变了这片区域的用途。”东花市街道平安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秦红伟表示,如今骑电动自行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需要多考虑这个群体的停车和充电问题。

除了在地面上新划停车区,增设充电桩,地下自行车库也可以利用起来。在东花市街道的富贵园三区,此前小区的地下自行车库缺乏管理,经常变成杂物堆放间。去年下半年,街道对这个车库进行了大改造,在清理杂物的同时,还专门在停车区之外施划了充电区,安装了五组充电柜,可同时放入40块电池进行充电。充电柜里有自动报警系统和灭火弹,在发生意外时可以及时灭火。在停车区也安装了烟感报警、喷淋和强排烟系统,最大限度保证停车安全。

一位前来停车的居民表示,以前他就是把车停在楼道里的。后来看见通知,才知道地下车库改造了,现在他都是来地下停。“既然人家已经给咱划好了地方,就不能再找借口说没地方停车没地方充电了。”

除了这些措施,东花市街道目前也在推广梯控系统,一旦有人把电动车推进电梯,系统就会自动提示,电梯门也无法关上。秦红伟表示,辖区里总共有400台民用电梯,街道已经在其中224台安装了这个系统,后续还将继续安装。从而实现“一不两有一联动”的电动车安全治理模式,有效解决电动车隐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