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女生因长得像中国人 跑来中国寻亲
2022-06-20 15:03:34 来源: 东方资讯

湖南电视台《寻亲记》的节目出镜现场,嘉宾席上,一对中年夫妻和一位20来岁的少女,而中年妇女紧挨着少女,并一直握着她的手,画面中的这三个人就像是普普通通的一家三口。

但此时的他们还不能确定是不是真的一家人,此时的三人以及在场的主持人与观众都在焦急的等待着一份亲子鉴定的结果。

而令众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位看起来才不过双十年华的少女,居然是从千里迢迢的欧洲赶回来参加这场寻亲节目的,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到她的亲生父母,而经过层层筛查,眼前的这两人,是最有可能与她有血缘关系的两个家庭。

那么最终鉴定结果会是什么呢?究竟少女能不能如愿找到亲生父母?她在欧洲生活的这二十多年又是如何度过的呢?一拳三连,点个关注~

乔伊斯从小在别称巧克力王国的比利时长大。懂事后的乔伊斯逐渐注意到了自己和家人之间的不同,父母是白皮肤的典型欧洲人,比自己大三岁的哥哥像是南美人,而自己却是黑头发黄皮肤。乔伊斯想不通,一家人竟有这么大的差别。

父母不忍心对孩子隐瞒真相,便把过去的事情告诉他们:原来,他们是乔伊斯的养父母。养母因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无法冒着巨大风险生育。便从中国领养了乔伊斯,哥哥则是从玻利维亚领养回来的。

但养父母认为孩子还年幼,还不适合去寻找亲生父母。便承诺乔伊斯,等到她长大了,便会告诉她家乡在哪里,并且支持她去寻找亲生父母。此后,乔伊斯便懂事地不再提及此事。也是因为养父母从小让她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培养了她独立自主的人格和能力。乔伊斯决心等到自己成年后,靠自己的能力去故乡寻找亲生父母。

乔伊斯学习非常勤奋,在16岁上高中时便已精通英语、德语等六国语言。同时已能依靠自己独立生活。到大学毕业为止的这些年,乔伊斯都是半工半读,在联合国环球组织兼职工作。除了支付学费和生活费,她还通过社工活动攒下了3000欧元,约合网民币3万元。

看到女儿已经时尚能够独立生活,养父母便大方地告诉她:“你是中国人,你的故乡在中国的湖南省益阳市。但我们是通过福利院领养了你,并没有见过你的亲生父母。”

得知答案后的乔伊斯并没有失望,至少此刻她终于不用在别人问起她的故国时,不知道从何答起。她也充满了信心,要自己回到中国去,不管通过什么方法也要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之后在养父母的鼓励和支持下,带着落叶归根的迫切情感,乔伊斯坐上了飞往中国的飞机,踏上万里寻亲之路。

踏上中国的土地,放眼望去,视线所及之处,都是和自己一样黑眼睛、黄皮肤。乔伊斯心中充满了期待。虽然身体里流淌着中国人的血液,但不懂中文的乔伊斯还是感到了阻碍,也许对于北京这种国际大都市的人来说,语言沟通并不是问题,但到了湖南益阳怎么办?

好在,乔伊斯的养父母在她出发来到中国之前,就已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并对接上了中国的寻亲志愿组织。乔伊斯随后就动身来到益阳。

“人很多,楼很高。”乔伊斯很快对自己的出生地做出评价。在她童年时曾无数次想起出生地的梦中,益阳是一个很慢节奏的地方,有曲水流觞,有小桥人家,有蓝天白云,这里的一切更像是一幅中国的古画。但现实与梦境还是有着不小的差异。

从北京来到湖南益阳后,乔伊斯便得到了爱心志愿者蔡德林和侯锋的接机。因为在外语沟通上毫无障碍,他们陪同乔伊斯了解了益阳的风土人情,更是积极帮助乔伊斯联络当时办理领养的益阳市儿童福利院。

可二十年的时间,时过境迁。当年的福利院如今已变成了一座居民楼。寻亲之旅为数不多可以确认的线索,在一开始就断了一条。

手中唯有的证明文件,就是当时由养父母所签署的,益阳市儿童福利院收养协议书。协议书中保留了领养时的乔伊斯的原名:益素兰,以及她的出生年月等信息。

志愿者安慰着失望的乔伊斯,在之后更是陪伴她,先后寻访了益阳市所有的福利机构,但依旧没有收获,可是大家并没有放弃,之后又陪同乔伊斯来到益阳市公安局,他们希望能通过公安部门的信息系统,找到有关乔伊斯亲生父母的信息。

然而,由于年月太久,当时人员档案信息管理落后,还没有公安联网信息,很多纸质的档案都已遗失,无法查到任何关于乔伊斯亲生父母的信息。而益素兰这个名字同样查无此人。

原来,益素兰这个名字是益阳市儿童福利院在收养她之后,以福利院的名义为她起的名字:益,就是益阳,素兰就是素兰花。

这条路眼见是行不通的,志愿者便建议了最后一个方法:上电视!恰好当时湖南台正有一档寻亲类节目叫《寻亲记》,乔伊斯便在志愿者的陪同下,马不停蹄的赶往电视台找到节目组。

在得知乔伊斯的故事之后,节目组迅速做出反应,他们将乔伊斯的故事进行转播,并在随后的宣传以及调查中有了反馈。这其中就有五个家庭在之后与节目组取得联系,他们都表示曾在乔伊斯出生那年,也就是1995年遗失过女婴。经过志愿者与节目组的慎重筛选,最终留下的两家被认为有着最大的可能性。也就是熊世平家和李华家。

有了消息,乔伊斯决定打铁趁热,便在志愿者和电视台《寻亲记》栏目组的帮助下,来到熊世平家。

48岁的熊世平和妻子热情的招待了乔伊斯一行人,早年间他们曾有两个女儿。但当时家庭条件很差,加上老母亲重男轻女,老母亲趁着夫妻俩不备,将小女儿带了出去,回家后绝口不提此事。直到后来老母亲离世,唯一能找到小女儿消息的线索也断了。

熊世平的妻子李银娥在见到乔伊斯时,当场激动地泪流不止,表示和自己的大女儿太像了。但由于能够回忆起来的线索十分模糊,一时无法确定子女关系。

乔伊斯表示:“看到他们落泪,可见寻女心切。自己万里寻亲,相信父母也一直在找我。我们就像两条直线,只是还没有碰到一起,还没有产生交点。”

临走前,李银娥还拿出一条珍藏已久的项链送给乔伊斯作为见面礼物。

到了第二天,乔伊斯一行人又来到有可能线索的第二个人家,也就是李华家。当李华看到乔伊斯时,也情绪激动,说不出话来。

李华曾有三个女儿,但他和熊世平丢失孩子的方式如出一辙。但乔伊斯在看了李华大女儿的照片后,发现二人十分相似,更是欣喜地说:“那个人的脸和我很像,我从来没有见过和我这么像的人。当我进屋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像是看到了一面镜子,有一种奇妙的感觉。”。

但对于证明乔伊斯的身份和亲子关系,李华也提供不了更多的信息。

所以,尽管外表长得有些相似,但两家人同样都是无法提供更多信息和佐证材料。为了让乔伊斯不虚此行,两个家庭陪同乔伊斯一同前往了亲子鉴定中心,等待数天之后的鉴定结果。

经过几天的焦急等待,乔伊斯与两个家庭终于收到了亲子鉴定结果。而当被告知了结果时,所有人大失所望。

原来,乔伊斯与熊世平和李华两家都没有血缘关系,近两个月的艰苦寻亲,结果却与鉴定前不断增加的期待大相径庭。下了节目回到休息室的乔伊斯,终于抑制不住失望,抱着志愿者痛哭出来。

由于乔伊斯大学毕业已准备读取硕士,并不能在中国停留太久,经过这几个月的时间,即将返回比利时。而返程前,大家给了她一个惊喜,也给她这首次中国之行留下了温馨难忘的记忆。

原来,大家通过乔伊斯养父母的领养协议,记下了她的生日。而巧合的是就在她即将返程之前的几天,就是她的22岁生日!

在北京志愿者侯锋的组织下,他邀请来了曾积极帮助乔伊斯寻亲的节目组工作人员和媒体记者,还邀请来了她的“爱心父亲”熊世平及其妻子李银娥,还有一直提供帮助的爱心人士蔡德林。

侯锋把自己家装点成了乔伊斯的生日派对中心,他特意定制准备了漂亮的生日蛋糕,蔡德林帮忙连夜给家里挂满了多彩的气球,还堆满了大家送来的各式各样别出心裁的礼物。

当乔伊斯推开房门,大家一齐拍手唱起生日快乐歌,一一上前拥抱乔伊斯。乔伊斯感动落泪,激动地说:“22岁了,没想到能在自己的出生地过一个生日。有你们真好!相信这会是我记忆最深刻的一天,我会记住你们的好,记住你们每一张祝福的脸。

当大家问起她此行的意义时,她说“为什么要寻找亲生父母,因为我想找回过去。我也想看看,是怎么样的两个人,赐予了我生命。每天我都在问自己,我是谁?我来自哪里?益阳是唯一知道我的过去的地方,我希望在这里能找到答案。”

而此时,远隔万里之遥的养父母,也通过志愿者早已准备好的视频连线,给她送来生日祝福。乔伊斯向他们详细介绍了此次益阳之行的经历和收获,养父母也送上了温馨的鼓励。

说起乔伊斯的名字,养母说道:“在收养她时,协议中有她的中文名字益素兰,据说是种很漂亮的花。所以回到比利时后,我们给她取了Joyce的名字。这在比利时也是一种花的名字,希望圣洁的花朵给她带来好运。”字里行间都是对她的爱。

养父母对于乔伊斯的此次寻亲之旅表示:“我们不敢去想象她离开我们的事情,因为那是不可想象的。但我们希望她好,希望她没有遗憾。如果她找到了亲生父母,就多了一家人爱她。如果选择回中国发展,我们也很支持她。不管怎么样,我们永远在一起。

此刻,在这小小的家中,充满了浓浓的温情。此刻,这里就是乔伊斯的家,大家也都是她亲密的家人。

乔伊斯是个幸运的孩子,虽然在婴儿时期被遗弃,可上帝在后来兑现了他的补偿,让她得到了这么多爱。在将来,她也必定会带着这份爱,去温暖更多人。

此后,乔伊斯在假期时再度回到益阳,并支教一个月。每一次来到故土都让她对这里更加留恋,她甚至把微信名称都改成了领养协议中那个中文名:益素兰。

虽然截至目前还没有找到有关乔伊斯亲生父母的消息,可是积极乐观的她仍然没有放弃,她表示还会以志愿者的身份回到中国。除了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还要帮助熊世平家和李华家找到失散多年的女儿。

流淌着华夏血液的益素兰(请允许笔者这次称呼她中文姓名),虽自童年起接受的是西方的教育,但骨子里仍藏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自己益阳寻亲的过程中得到了如此多的陌生人的帮助,她也将以实际行动,身体力行地关心爱护更多人,让这份美好传播到全社会。

中国,永远是益素兰的家,就是益素兰的母亲。这份D N A是刻在细胞里的,永远不会随着时间和地域变迁而消失。

中国的女儿,好样的,欢迎随时回家!

责任编辑:zN_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