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了?多喝热水!”
“玩得累了?多喝热水!”
“拉肚子了?多喝热水!”
……
无论是感冒鼻塞还是头晕胃痛
只要你开口诉苦
大概率会收到“多喝热水”的叮嘱
今年夏季
被称为“补水神器”的“吨吨杯(桶)”火出圈
成为不少年轻人人手必备
但
南京医学专家提醒:
喝水虽好,却不能贪多
没有科学饮水
也会送命
那么究竟该如何“喝水”?
饮水闹钟“吨吨杯”受养生人追捧
常坐办公室的小杨体检中被查处尿酸偏高,除了常规治疗外,医生给出了“可以多喝水”的建议。但工作忙起来就会顾不上喝水,在朋友的推荐下,注重养生的小杨用上了“吨吨杯”。“大家叫它‘吨吨杯’,跟它的大容量有关。最少500毫升,动辄1升、2升的容量,让不少人冲着‘吨吨吨’畅快饮水的概念入手。”小杨告诉记者,“吨吨杯”上还标注了相应容量的喝水时间,“这让不爱喝水的我,总是一到时间就提醒自己,按时间打卡,显然成为一个饮水闹钟。”现在的小杨,出去健身、逛街、在公司开会……“吨吨杯”从不离手。
显然,今年夏天像小杨这样的养生人士,并不在少数。随着“吨吨杯”火出圈,它的销量更不断暴涨。记者在不少商圈都能看到‘吨吨杯’专卖店或柜台,价格在几十元到百来元不等。在电商平台上,“吨吨杯”更是动辄月销过万,不少店铺更月销量直冲4万件,“大多数买家来购买,基本都是为了健身补水、减肥、或者提醒自己按时喝水,当然也有一些年轻人是被明星同款种草而买了它。”一位单品月销量4万件以上的卖家告诉记者。
喝不对水竟会“中毒”致命
随着“吨吨杯”的出圈,关于它的质疑也随之而来。根据提醒进行大量饮水,到底有没有必要?“如果只是日常的喝水,拿此做个参照是可以的。但是运动补水拿这个做参照的话,则没必要。”南京某健身馆专业教练徐天翔表示,“吨吨杯”有它的好处,不必全然否定,但饮水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而定,不必完全照搬水杯提示,“对于运动补水而言,不建议一下子喝太多的水,否则可能会出现水中毒的情况。”
不仅是运动后,在日常中“水中毒”的情况并不鲜见。上个月,20岁的小李脸上长了几颗痘痘,听说多喝水能排毒养颜,连着喝了约2升的水,不久后便觉得头痛乏力、恶心呕吐、胸闷气虚被诊断“水中毒”。因为要做肠镜检查,刘女士总觉得水喝少了,便在2小时内狂饮3升水,随后出现恶心、呕吐、手脚抽筋、意识模糊的症状,紧急送医救治。、
“短时间大量饮水,血液中的渗透压会降得很低。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需要有平衡,这时细胞内液就会大量吸水,把细胞外液的水分吸到细胞里面去。关键是大脑这个部位,一下子细胞里面进了很多水之后,就出现脑水肿,出现颅内高压的问题,所以就会有恶心、呕吐,甚至有抽搐,严重的还会导致昏迷。”南京鼓楼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陈晓甜解释。
大量水在体内蓄积,就会导致水肿、肺水肿、脑水肿,甚至死亡,“喝水过快会引起心脏负担加重,导致心慌;如果肾脏接受不了,也会造成急性中毒;在运动后体温较高的情况下,如果水温过低,还可能造成胃肠道的痉挛。”徐天翔提醒。
科学饮水学会这些关键点
到底如何喝水才科学?中医专家表示:“虽然每人每天应该摄入上千毫升的水,但这些水不能分一次两次喝完,而应当分别在全天各个时段摄入。”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确定适合自己的“水量”,“具体到个人,其实大家可以通过自己的小便颜色来判断:一般来说,若呈浅柠檬色,说明体内水分处于最佳状态;若小便清澈无色,则应稍微减少水分摄入;若小便呈黄色,则需及时补水。、
水虽好,但也并非所有人都需要补充。“生活中也存在一些限水人群,比如心脏病患者、肾脏功能不佳者,需根据医嘱确定每日饮水量;未满6个月婴儿,肾脏功能发育未完全,在母乳充足的情况下,不需要额外补水;支气管炎、细菌性肺炎等病毒性感染较为严重的感冒病患,不建议多喝水,否则可能造成低血钠症和液体负载过多等症状。”专家解释,此外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这三种体质的人大量喝水后会出现脾虚水湿内停的症状,“这三种体质的人的共同特点就是不喜欢喝水,即使喝水也喜欢喝热水,平时比较喜欢吃一些稍微热气的东西,感觉很舒服。这类人不要一次大量地喝,可以分次慢慢喝,另外,可以考虑以茶代水喝。”

-
环球观焦点:【环球财经】市场人气继续承压 纽约股市三大股指30日显著下跌截至当天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比前一交易日下跌308 12点,收于31790 87点。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下跌44 45点,收于39...
-
全球实时:【读研报】平安证券:香港联系汇率制度失守的可能性很小新华财经北京8月31日电 平安证券分析师发布研报指出,当前香港联
-
世界速读:头部私募二季度持仓揭晓 高毅资产两大“顶流”重仓标的浮现高毅资产冯柳对其持仓进行了大幅调整,三一重工、睿创微纳、华贸物流等不少重仓股被减持而退出了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航发动...
-
当前头条:上半年五大上市险企归母净利1220亿元 同比降逾15%上半年,权益投资市场波动较大,对险资投资收益造成较大影响,这也是部分险企净利润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下半年的权益...
-
每日快看:上市银行“含AI率”提升 科技赋能持续加码连日来,多家银行公布的2022年半年报中披露称,正强化AI在银行的应用及赋能,其中AI银行概念也被提及。
-
环球观焦点:【环球财经】市场人气继续承压 纽约股市三大股指30日显著下跌
2022-08-31 08:35:33
-
全球实时:【读研报】平安证券:香港联系汇率制度失守的可能性很小
2022-08-31 08:29:10
-
世界速读:头部私募二季度持仓揭晓 高毅资产两大“顶流”重仓标的浮现
2022-08-31 08:27:52
-
当前头条:上半年五大上市险企归母净利1220亿元 同比降逾15%
2022-08-31 08:42:21
-
每日快看:上市银行“含AI率”提升 科技赋能持续加码
2022-08-31 08: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