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1469公里外的凉山娃遇上足球
2022-01-18 19:31:15 来源: 懂球号

湘乡市壶天镇日新学校,一个在导航软件里无法搜索到的农村希望小学。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坪头乡坪头村,一个典型的彝族村落,距离著名的“悬崖村”仅10分钟路程。

四川凉山到湖南湘潭,1469公里的路程。是什么让这群大山深处的孩子来到千里之外的城市学习,踢球,又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努力前行?

跨越十年的投桃报李 足球帮助他们走出大山

冬天的湖南,虽然没有风雪,但是低温高湿带来的寒冷体感还是让人不免打个寒战。而在湘成俱乐部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内,则是另外一副模样。一群穿着统一服装、用当地人听不懂的语言私下交流的孩子格外引人注目——他们就是来自四川大凉山的孩子。学习,训练,对抗,实战……他们的寒假就在这四点一线中开始了。

而这一切,都要从2011年开始说起。2011年,湘潭人黄建第一次踏上了这片土地,大凉山孩子们的淳朴和对大山外世界的渴望,让他毅然选择了资助当地一名家庭困难的孩子--冷者说宁。2020年,受资助的冷者说宁学业完成后,来到了黄建的湖南湘成足球俱乐部拜访。提到湖南湘成,这也许只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湖南省内球会,和中冠常客湖南体彩,长沙四海,湖南广电芒果巴相比,这只在刚刚结束的2021-22赛季湖南省足球超级联赛(简称“湘超”)排名中游的球队在职业足球领域表现似乎并不突出,但他们耕耘于青训事业,与湘潭市的16所小学开展了足球培训合作,有近1000名学员。

看着在足球场上奔跑的孩子,冷者说宁感慨:“要是山里的孩子们也可以像他们一样,就好了……”

”好!“黄建答应了下来,希望让这群孩子翻过横亘于他们眼前的大凉山,让人们听到这群孩子的故事,让他们对足球的倔强闪闪发光。于是乎,2020年8月,黄建派出俱乐部教练到当地招募踢足球的好苗子。走访、和家长孩子沟通、签订免费委培协议。一个月后,首批12名彝族娃便在村支书和家长的陪同下,第一次走出了大山。2021年,第二批12名彝族孩子也走出大山。湘潭,成了这24个孩子的新家。

梅花苦寒终成正果 足球帮助他们开拓人生

位于壶天镇石狮村的日新学校,仅有12名老师,110多名学生,是距离湘成俱乐部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最近的小学。2020年下学期,第一批12个彝族孩子来到这里学习。"黑黑的、小小的,比我们这里的孩子普遍矮了一个头。"校长黄超对第一次见到孩子们的场景记忆犹新。

由于年纪偏小,有的还不会讲普通话,一时间彝族孩子很难融入班级,学习进度也跟不上。为此,全校12名老师每人负责一个,每天一对一进行辅导,教他们写生字、说普通话。"有3个读二三年级的彝族孩子懂汉语,我们教一年级的孩子的时候,就请他们做翻译。“

在老师和湘成俱乐部的关心下,孩子们不仅学会了普通话,而且学习成绩也在飞速进步,三年级的白金娇,更是”文武双全“——文能拿下学校总成绩年级第一,武能和她们的小伙伴们一道拿下湘潭市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女子组的冠军,创造了黑马奇迹。白金娇的成长,正是这批彝族孩子成长的缩影。”比起俱乐部其他的孩子,来自大山里的娃娃更加能吃苦,更有不服输的拼搏精神,“训练的时候,不管怎么摔,跑得多累,从来没有说过一个苦字。”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懂事,黄超对这群孩子格外照顾。

“我踢足球不比男孩子差,只要肯努力,他们谁都比不上我。我以后要做最优秀的足球女将的。”这句斗志满满的话,出自于黑黑瘦瘦的小女孩--白金娇,今年小学女子组比赛中最抢眼的存在,她敢拼敢博的风格,很好的大局观和传球意识,让不少业内人士赞叹,给了她“小孙雯”的称号,“说不好,她就是未来的国足之星。”而他的小伙伴们,也是纷纷拿下了冠军,可以说足球给了他们开启崭新人生的机会。

“我的梦想是像王霜一样,踢进国家队”“我希望踢进世界杯,成为中国的梅西”也许在现实面前,这些彝族的小朋友的理想可能难以实现,但如果凭借足球特长改变他们自己的命运,这就足够了。

一年时间,从足球小白到全市冠军,他们的路,也许才刚刚开始。

后评:中国足球,不仅仅要依靠上层的高屋建瓴,足球从业者和足协的通力配合,更要让中国足球成为人民的足球,在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中汲取源源不断的生力,在青训上久久为功,或许这才是中国足球应该走上的道路。

关键词: 中国
责任编辑:zN_2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