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李铁之精华而去其糟粕,李霄鹏给出的答卷无法弥补实力差距
2022-01-29 19:31:05 来源: 懂球号

0:2,没有意外,日本队在上下半场各入一球,国足再次交出零射正的答卷。无力、绝望与失落写在了每一位中国球迷的脸上。

单论上半场的进程来看,中国队的表现是符合我的预期的,甚至有些超乎预期。我本来对赛前一个似乎为532的阵型排布感到有些失望,我以为李霄鹏放弃了他的四后卫,尤其是4-2-3-1阵型,比赛开始后我才松下一口气,仍然是4231的阵型,王燊超没有出现在他熟悉的左后卫位置上,出现在了后腰的位置上。取而代之的是速度更快的郑铮,来针对伊东纯也的单点爆破。

国足上半场的思路非常简单,一个字:守。李铁留下来的战术和产物给到了李霄鹏十足的借鉴与调整空间,在李铁经过两个阶段的多次教训后,确定下来了国足中场的搭配人选,即吴曦+徐新,在对阵沙特的比赛中,两人在攻防两端表现优异,徐新国家队首秀便交出高分答卷,而吴曦不再像之前的比赛那样在场上迷失,一位地进行安全球的传递,他在徐新的保护下可以更加舒服地向前组织进攻推进,或是进行大范围的转移,让国足在中场能拿到一定的控制权。

此役,李霄鹏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将吴曦的位置提到前腰,让吴曦在中前场负责中场区域的逼抢与传导,而后腰位置上采用了王燊超+徐新的全新组合,他看重王燊超的防守经验与逆足能力,而蒿俊闵在左中前卫的位置上进行反击和出球,这样蒿俊闵可以适当减少防守的压力和强度,让王燊超在左侧进行兜底。这一套中场体系的想法是好的,虽然人员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但相较于上一阶段的中场整体的人员配置,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这样的尝试我认为是值得认可的,说明李霄鹏在上任后是有自己的用人和战术设计的,他摆出四后卫的阵型也正是证明了他对自己战术设计的信心。但面对实力强大的日本队,球员实力能力的巨大差距,国足在每个位置都被完爆,也不是战术能解决的了的问题。在日本队强大的中场控制力下,张玉宁即使能凭借个人能力在前场面对两三人的围抢,勉强地把球控制在脚下进行分球和突破,但无奈国足在中场投入的兵力和保护不足,球权很难长时间控制在脚下,仅仅是两三脚传递后便让回了球权。

我们这篇文章便要从几部分来复盘一下本场比赛的问题和可以借鉴之处。

一、国足的中场软肋

在洛国富缺阵的情况下,中国队的中前场缺少创造力,而阿兰顶到中锋的位置上意味着中国队的中场推进能力几乎为0。国足在十二强赛,或者说在整个世预赛阶段,甚至说在近些年的国足中场阵容中,我们的中场人员配置都是最薄弱的环节。锋线我们有艾克森、张玉宁的支点保护和把握机会能力,有武磊的跑位,有阿兰的视野和创造力;后卫线上我们有稳定的中右后卫张琳芃,不仅拥有国内顶尖的防守经验和水平,还有我们后卫线所缺少的出球转移能力,有蒋光太的稳定中坚防守和新生代朱辰杰的完美表现,尽管我们缺少两个能独当一面的边后卫,但张琳芃从中后卫回到右后卫,王燊超坐镇左后卫,后卫线的问题并没有中场那么大。王燊超这一侧由于受限于身体、年龄和技术,有时在边路可能会被对方球员完成单点爆破,因此李霄鹏本场比赛选用了郑铮,减少边路被单吃的锋线,让王燊超在左侧后腰位置进行肋部的防守保护,增加防守强度。这样的想法是好的,但很可惜正是因为这样的战术王燊超送了一粒点球,而日本队第二个进球正是因为郑铮盯人出现严重疏漏,没有注意到身后启动起跳的伊东纯也,这便是郑铮在左后卫这个位置上不如王燊超的一点,防守经验和能力的不足在第二个进球中显现的淋漓尽致。

若洛国富不因黄牌停赛,整体的打发应该也不会变,仍然是上半场先守住下半场再换规划球员和前场更有进攻性的球员进行反攻,这是李铁在十二强赛前几个阶段给出的经验之谈,也是中国队在近些年面对强队时采用的一贯战术。如果洛国富能上场,下半场洛国富、阿兰和韦世豪的创造力和冲击力在前场或许能创造出一些更好的机会。

本场比赛吴曦顶在前面,而后腰位置上是徐新和王燊超的全新组合,两人之间几乎没有传球和防守的联系,可以说是左右路各管一侧,基本只负责肋部的保护,而中路的空当则由中前场的回撤,以吴曦为首进行压迫和逼抢,但由于中国队整体的阵型靠后,日本队在中前场可以肆无忌惮地进行控球与传球,有时只需要后卫和后腰进行大范围的转移,有时候远藤航甚至可以带球推进到靠前的位置分边。

日本中场轻易地过渡到右路组织进攻

“放边路”是中国队的良策,中路的人员堆积可以组织日本队用小范围的传跑和个人实力在中路最有威胁的部分进行传导突破,将日本队的进攻往边路“赶”,同时肋部给予内切的保护,这样逼迫日本队的边路需要依靠起球传中和他们并不擅长的抢点头球来冲击中国队的大门,因为我们在禁区内的身高是占有一定优势的,而蒋光太和朱辰杰在防守高球时无论是盯人还是解围都完成得非常到位,因此日本队在上下半场在边路的进攻没有得到太多的成效,第二个丢球则是因为郑铮的防守经验问题。整体来看,我们的中场球员更多扮演的是工兵的角色,而非组织者和发动机,因此我们只能一味地进行解围和防守,没有球员或者说没有这样能力的球员进行组织进攻。

中场整体体系没有形成,中场球员缺少整体性,对每个球的保护和接应职能不清,导致球权运行到中场时无法及时形成局部的配合,将球及时择出来进行推进或是转移进攻的方向,蒿俊闵的突破意识值得肯定,毕竟我们的中前场缺少着创造力,但蒿俊闵的个人能力与日本队的后防线相差得实在太大,中国队前场除了张玉宁在面对日本队两三名防守球员时能利用身体控住球并把球分出来或是进行推进尝试,前场再无机会,因此中场的球权转换过快,反击没有体系,无法组织起像样的进攻,只能依靠定位球和日本队较为弱势的二点球寻求机会。

韦世豪任意球直接攻门

吴曦任意球第二点攻门

除了中场体系的问题,还有的一大问题就是球员的单兵实力不足,国足在中路被打出来的几次威胁进攻全是来自于日本队球员的个人表演,无论是南野拓实的假动作还是伊东纯也的跑位,甚至是盘带技术较为一般的大迫勇也的轻巧做球和过人,都对国足的后防线产生了不小的考验,不过还好本场比赛蒋光太和朱辰杰的表现持续在线,没有给到他们在临门一脚时太多的机会。

二、“高龄化”问题限制打法的多样化

国足之所以选择半场守半场攻的战术,很大一部分原因跟球员的体能有关。中国队的首发名单中的平均年龄已经达到了29岁,这还是在21岁的朱辰杰和25岁的张玉宁在场的情况下。即使是规划球员年龄也过了30,反观日本队这边,若不是因为后防线伤情影响了后防线的整体体系,需要使用国内赛场经验丰富的老将谷口彰悟和长友佑都的组合,他们的平均年龄将进一步被压缩。在能力受限的情况下,我们手上的牌并不多,我们只能寄希望于上半场守住平局,下半场进行反扑,让规划球员等进攻性球员用45分钟体力面对对方的后防线,以弥补实力上的差距和避免自己体力上的劣势。我们不仅因为高龄在体力上有劣势,面对日本队多位效力于欧洲赛场的国脚,他们所处环境的强度和训练使得他们的体能储备状态远高于同年龄段中国球员。同时,由于防守需要逼抢与跑位,整体体力消耗远大于日本队的阵地战进攻。

更令人绝望的是,日本队的板凳深度可以用深不可测来形容,每名替补球员上场都能在对应的位置上完爆我们的队员,而替补的年龄和冲击力在一定程度上不亚于日本队的首发,而且远强于中国队的个人实力。日本队上场的五名替补中,除了原口元气,其他四位年龄都不过24,而在马略卡已扎稳脚跟的久保健英只有20岁。中山雄太替补上场换下35岁的长友佑都后便奉献了第二例进球的助攻,他一个假动作扣过武磊后送出精准传中给到后点高高跃起的伊东纯也。

三、李霄鹏的使用说明书

对日本一役,在强大的实力差距面前,每一位国足球员拼尽全力,无论是防守的强度还是进攻的尝试,0:2的比分背后是十分惨烈的一场比赛,国足拼劲了90分钟,无奈落败。

大年初一的比赛中国将战越南,洛国富黄牌禁赛解禁,这对中国队的前场来说是再好不过的消息,阿兰、洛国富同时出现在场上的化学反应势必回给国足带来不错的改变。

面对实力并不强的越南,李霄鹏不会坐以待毙,作为这一阶段的最后一场比赛,体力问题无需考虑,同时派上洛国富和阿兰首发并打满全场的概率较大。这样可以为国足带来90分钟中至少一个小时的时间对对方防线进行冲击,即使下半场冲击力收到体能影响有所下降,我们的替补中有韦世豪、戴伟浚等人可以补充上来对越南队的中场进行持续性的压迫和冲击,以缓解国足中后场的防守压力。

在张玉宁的使用方面,对日本队时的调整我认为有些不妥。在艾克森缺阵的情况下,国足在前场真正意义上稳定的支点只剩下张玉宁一人,而张玉宁的体力可以提供70分钟左右的,郭田雨没有入选大名单的情况下,能代替张玉宁的人选只剩下了谭龙和阿兰两人,而阿兰出现在中锋位置上多少会压缩他的创造力,不过就李霄鹏本场比赛的使用方法来看,他更愿意阿兰在中锋位置上进行组织梳理,对阵越南一役,阿兰可能会先出现在更熟悉的前腰和边路位置与洛国富进行化学反应,在张玉宁下场后顶替到张玉宁的位置上,而韦世豪上场顶替阿兰的位置。

越南队长和后防中坚桂玉海感染新冠可能无缘与国足的比赛,这对国足的前场来说更是个利好的消息,对战越南一役,李霄鹏排兵布阵只需不做太大调整,对国足来说拿三分非常实际。

四、总结

新春佳节,也希望国足的小伙子们能用一场胜利带给全国球迷最好的新年祝福,做好防疫,平平安安过个安稳年。在双规划上场的情况下,张玉宁和武磊等国内好手有望被激活,前场的四前锋的冲击将会为大家带来一场不错的比赛观看体验,我们拭目以待。希望小伙子们能尽全力展现中国队的精神气,争取拿到三分。

这里是友利Mori的足球频道,b站、懂球帝同名,喜欢的朋友可以点个赞支持一下,点点关注。

关键词: 中国 国富
责任编辑:zN_2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