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足球改革就像上考场解一道大题,根据平时学习的积累,找到解题思路,提笔开始作答。但解题思路不代表正确答案,再好的解题思路也无法保证解题过程一帆风顺,而且这道题确实太难了。题目主体如果说是男足,女足本身就是干扰项,且题目涉及面太广,以我浅见题目除体育顶层设计外还涉及青少年的教育、基础设施配套、配套后的利用及从业人员从量变到质转变转变后,足够的就业机会及合理的收入问题等等......好在这道题的解题时间没有太多限制,这给了答题人更多的试错机会。不过糟糕的是,答题人虽没有交卷,判卷人却对思路和解题过程不断判处对错,答题人要无奈的不断调整解题思路,这也使解题过程愈发的曲折。
我是谁?我算半个答题人,被没收了笔的答题人。17年风风火火的入圈,做青训,做场地,做赛事,做职业,见证了足改之初最风风火火的时候,就像是解题之初的答题如流,大量的资金,大量的球场建设,大量的赛事;而如今由于长期的欠薪和硬件配套始终未完善导致的无法运营,我也无奈的不断尝试在新的领域找新的工作。农历虎年春节假期,中国男女足一败一胜就像卷纸上一对一错的判罚,全国人民对中国男足的声讨就像逼着足球改革这道题目的答题人交卷一样,错已经是中国男足的结果和答案。但面对这一个又一个错号,作为半个答题人,我确实不甘心的想分析分析错误的原因。
首先还是想说足球改革是一道难题,无论答题人还是判卷人都不能因为没有时间限至而过于草率,进而不能独立思考,更要明白一时对错不代表最终结果。
首先从比赛出发,在实力相近的前提下,什么因素决定了胜败。首先就是对胜利的渴望和胜利的意义,从胜利的意义来说,中国男足的胜利与否对出线毫无意义,赢一个赢两个也换不来一个对号,当然再多真的实力也不允许了。从对胜利的渴望来说,越南在同一系列赛中7连败后一定比中国队更渴望胜利,除此之外男主刚刚经历了换帅,临阵换帅本就是兵家大忌,又有对内规划球员与本土球员长久的磨合问题,反而增添了对手的信心,一个心灰意冷,一个势在必得,加之实力差距并不大,失败并非意料之外,主观上如李霄鹏指导所说,“我们的比赛设计出了问题”,这包含了很多内容:既有技战术层面也有心理层面,只知道对手弱,却忽略了自身并不强。反观中国女足在面对实力相近甚至略胜一筹的对手时,敬畏对手,用行动证明对胜利的渴望再加之女足选帅的好事多磨、众望所归,女足优秀的历史传承,多年本土教练对自身队伍的深入了解,还有淘汰赛本身就更容易激发出队员的能量和斗志,据此女足亚洲杯胜日本胜韩国也并非意料之外。男足不能说他们不敬畏对手,他们是害怕失败,他们的能力也实在不足以证明他们对胜利的渴望,而主教练的频繁更迭使球员更加不自信更加迷失,所以这60年首败的背后并没有太大的冷门。
更残酷的是,足球本身最精彩的速度力量和对抗使项目焦点更多的落在了男性身上,但这一代的中国男足队员真的那么一无是处吗?对于成熟的体育机制,代表国家出战虽没有太多收入,但却酝酿巨大商业价值,而中国男足队员基本是出战一次掉价一次,但即使背负骂名他们还是做到了“召之能来,来之能战,”只可惜“战之不胜”,而且这样的情况应该从他们十七八岁就开始了,这其实也一定程度说明了,培养一支球队本身就比培养一支能打胜仗的军队更为复杂。
中国足球改革若以2015年为始记,在这之前的十几年的时间里,以我所在的城市为例,我上的每一阶段的学校没有足球队,没有足球教练组织训练,校内校外没有足球比赛,后来入圈我还听说我所在城市体校的足球教练在这段时间里是给学校看大门的。所以可想而知这一代中国男足队员成长在怎样的环境,足球这项运动是你无法通过关上门自己苦心修炼就能达到国际顶尖的,我坚信国家队队员已经是这十几年里最刻苦的,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十几年的时间已经让这一届国足的水平和世界先进拉开太大距离,与我们的邻国日韩也早已望其项背了,一是负重前行的中国男足又迎来了改革的大刀。中国的足球改革对职业足球改革下刀最深的就是市场化的改革,男足也因此走上了金元足球的道路,起初买买买的几年甚至给人一种钱是花不完的,恒大在几乎买下了小国家队的情况下勇夺亚冠,让人一度相信拔苗助长也是能结果的,而在几年后就上演了江苏苏宁顶级联赛夺冠后解散的闹剧,国家队层面也从本土教练李铁高调宣布就任主教练一定程度标志着金元足球时代的结束,金元足球这个药方对足球改革来说就是见效快副作用大,对球员来说高收入使他们很难走向欧洲赛场,因为对方开不出国内的价码,不用关注自身的短板因为可以用金钱来补强,后来连国家队都用上了相同的提高策略,当然也不必关注青训,因为明年夺冠的目标对青训来说实在是帮不上忙。所以这一代中国男足本有机会借助改革春风去流洋去在顶级联赛学习锻炼却又因改革的大刀原地踏步。但中国女足其实并没有挨这一刀,女足都由于天生关注度不高的原因很难走向市场化,目前职业女足队员大部分仍属于省级体育部门在编人员,金元足球的时代切切实实让他们提高了待遇,但并不影响他们前往欧洲,他们也不必有急功近利的目标,能长久的待在职业联赛比冠军更有意义,而且女足的职业生涯远比男足要短,而亚洲杯的冠军的结果也说明了女足的职业体系、青训体系始终是健在的。所谓大破大立,男足算是真正经历了大破,急功近利的市场化,几乎完全侵占了本土不富裕的老牌职业球队的生存空间,进一步瓦解了职业足球的青训。但这就是市场化改革所有人都要接受的,这就是市场过热的合理存在。但这仅仅是足球改革的一小块阵地,更多的答题人更多的答题思路下面有很多我们关于这道题看不到的对号。就比如恒大足校,虽然很少见从恒大足校出来的孩子进入了恒大的一线队,但是在全国各省、各市、各学校、各俱乐部的球队都有恒大的球员代表他们参加各个级别的赛事。他确实让更多有条件的青少年接受了极专业的足球训练,足改这道题虽然难解,但确实不曾退后,青训这股暗潮一直汹涌,只是还未曾激起浪花。以我所在的内蒙古为例,自足改以来,硬件配套设施如火如荼,区内各盟市县学校都有了自己的足球队,开展了大量的教练员培训,使青训水平得到普遍提高,由政府购买服务开展了大量赛事,办赛水平直线上升,参与人数直线上升,2020年和2021年我被选派为内蒙古某系列赛事比赛监督,就单个比赛的正规化程度,已基本与2018年我参加中国足协女甲联赛相近,与我2017年初次参加青少年比赛,只能用今非昔比来形容。在工作几年中,我已见证了至少两届有7年以上球龄的青少年,通过他们所热爱的运动走进了理想的象牙塔并继续深造,青少年球龄还在不断增长,赛事体量也还在不断扩大,这对足球文化的培养足球人口的提升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比较遗憾的是并没有运动员在校园青训的体系中走到职业赛场,这一是因为通道不完善,二是校园青训走出来的孩子能力还是达不到职业的要求;但针对职业的青训及精英培训与校园青训的结合也有很多人在积极作答,就像当年的徐根宝指导为当今国足队打造的半壁江山,如今足改后像徐指导一样的足球人相比当年孤独的徐指导已经是热闹了不少,所以我相信足改青训这道小题一定会有一个不错的答案,只是时机尚未到,即使是当下的国足,我也相信他们在离开职业赛场后,会把自己的高收入回报给他们热爱的这份事业,还有现在象牙塔里的那些年轻人,走向社会时,也会为这份事业给予新的力量。但现在还是要靠着我们这批国家队员扛起骂名,把承上启下的工作做好,给青训争取更多少于被关注的时间,让更多的答题人趟出更宽广的路,这些年轻人只需在他们16岁左右在国际赛场赢一次中国男足就可能赢10年。
这道题接下来我虽无法作答,但还是想说说解题思路,顶级联赛和国家队像一面镜子,它可以欠薪,这份事业的方方面面就都可以欠薪,金元足球的潮水可以一退了之足球事业的投入也可以一停了之,很多非专业的地方管理者作为足球改革的答题人,却从不独立思考,只负责抄答案,职业足球是市场过热要降温,而基层足球发展和青训只是按部就班的执行改革工作,因为职业足球过热降温的表象,而断了基层发展的源,才是脱离实际改革工作的大倒退,当下足球改革基层工作的难点就在于如何保障青训科学稳定的源?大量的配套设施建设如何做好收尾工作,如何充分利用?改革几年培养的专业人才怎样保护好这样的果实,使其源源不断为这份事业作出贡献?因地制宜的处理好上面的困难才是足球改革这道题目接下来错与对的关键,是这项事业能否继续向前的关键,否则前面有多少投入后面就会有多少浪费,中国队这60年的首败也一定不会是最后一次,脸都不要的绝不仅仅是站在球场上的那11个人。
我在从事这份工作之初就受到了德国足改的洗礼,我认为德国在对待足球这项事业的理念就是解题思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这样的理念可以应用到这项事业的方方面面,只做简单的事情,只重复,绝不搞花样;职业足球只做扬长避短,求生存的事,青训只做扬长补短,求发展的事。中国足球的改革已不宜再大刀阔斧了,一定要让子弹飞一会儿。
最后说说判卷人,判卷人有时像焦急等在考场外的家长,他们的初心也是盼望孩子能考好,但如果真的热爱,请一定把它当成自己的亲生孩子,对一个科科不及格的孩子你每天跟他讲别人考清华北大这不是鼓励,你首先就要接受他可能的错误和失败,因为是亲生的,所以不应该动杀掉他的年头,你要了解他哪一门考1分哪一门考59分,然后帮助他提高,最后一定要给他时间。从不及格到及格远比59分到60分看起来的困难程度要高,家长无论怎么着急也是无法替孩子上考场的。
一个被没收笔的人写了这么多着实惭愧,也是在大年夜被中国男足负于越南的结果由衷的感慨和恐惧,也是为中国女足亚洲杯夺冠热情的诉说。这项事业背后是太多人为之辛勤的付出,他们甚至也同样因为从事这份职业而受到了各方的质疑,但是再坚持坚持可能就会有果实,即使没有也有树下那一片阴凉,别着急砍掉他再等等。

-
天天观热点:上交所将重点推动融资租赁企业深度参与资产证券化市场上交所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今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将重点推动融资租赁企业深度参与证券化市场,提升资产盘活规模及效率,降低...
-
天天快看点丨碳酸锂跌破30万供给端挺价情绪已现 不排除近期企稳回升的可能目前市面上有贸易商正在以更低的价格进行抛售。有锂矿上市公司在电话会议上表示,碳酸锂价格下行,产业链面临较大压力。有分...
-
环球聚焦:教育部等五部门: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财务管理活动非营利性校外培训机构成立后,举办者、负责人、实际控制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抽逃出资,不得通过拆借资金、无偿使用等方式占用、...
-
新能源车价格战正酣 降价潮向产业链蔓延年初特斯拉降价将一众造车新势力卷入价格战,3月份东风系的降价补贴再次席卷汽车行业,燃油车企纷纷入局,新能源汽车品牌也无...
-
世界热点!多家银行被机构密集调研开年以来,累计已有15家银行获得机构调研,其中长三角区域上市银行仍然备受资本青睐。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发稿,苏州银行...
-
天天观热点:上交所将重点推动融资租赁企业深度参与资产证券化市场
2023-03-24 13:37:48
-
天天快看点丨碳酸锂跌破30万供给端挺价情绪已现 不排除近期企稳回升的可能
2023-03-24 10:27:57
-
环球聚焦:教育部等五部门: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财务管理活动
2023-03-24 09:39:02
-
新能源车价格战正酣 降价潮向产业链蔓延
2023-03-24 08:26:02
-
世界热点!多家银行被机构密集调研
2023-03-24 08:3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