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本篇文章主要是前几天刚好D站一位大V写了关于中国青训的一篇文章,我看后觉得“中国足协(或者说上层)对青训有认知障碍”的观点是直击要害的,不论是喊口号完成政治任务也好,还是官员在任只求国家队成绩不注重联赛也罢,都是普通百姓接触不到的高高在上,中国青训一大症结就在于足球训练是脱离社会的,甚至可以说中国职业体育所有项目的人才培养都是脱离社会的。很多小众项目找一帮苦孩子、穷孩子(没有贬低这些孩子的意思)闭门苦练,然后希冀一朝夺冠名扬四海,而没有成绩的,过了运动黄金年龄之后,混的好的在各大体协弄个官员或是教练或是陪练的位子,混得差的又没有一技之长,销声匿迹也大有人在。
专业足球媒体人士关于中国青训的文章汗牛充栋,但其实说实话,现在的媒体人很多也是闭门造车,写出的东西高大上,却脱离了实际,看上去伟光正,实际上假大空。说到中国足球的青训,开展了近十年的校园足球不得不提。我想写一写中国开展校园足球以来,我亲身经历的事件以及身边足球环境的变化,也许这样具象的描述更具有现实参考意义。
中国校园足球具体开展时间,在网上查的说法不一,有说2014年的,有说2015年的。其实我记忆中,在2013年就有校园足球了。
2012年,我毕业不久,从省城回到老家十八线小县城工作,第二年也就是2013年我辞去工作,自己创业做一点小生意,空闲时间比较多,有一个周末,我县一位在县城一所学校带孩子踢比赛的足球名宿,问我想不想和他们一起去省城看孩子们比赛,我闲来无事就答应了,同行的还有另一个比我小一岁的球友。当时的比赛是七人制还是八人制,我记不太清了。
说是一支球队,其实一多半的孩子不会踢球,选的要么是能跑的,要么是个子高的,真正一个会踢的反而是个子最小的,并且那时候上场的队伍必须要有一名女生,不知道是什么考虑,我猜测可能是为了在开展校园足球的时候,多吸收女生参与进来吧。我依稀记得当时这支球队选的女生个子很高,在场上司职中后卫,很勇敢也很有作用。还有个小胖子,一上大巴就开始吃零食,完全是春游的feel~
赛前,给他们当教练的名宿就告诉我,这支队伍去省城比赛,基本上都是输两位数,其他县城或是小城市的参赛队伍也基本上是这个命运,因为只有省城有足球特色学校(虽然我省是名副其实的足球荒漠,历史上从未有过顶级联赛球队,目前更是没有任何一支职业足球队),选的都是有运动天赋的孩子,从小接受一些足球训练,比赛去打县城这种草台班子队伍,基本上都是砍瓜切菜。
不出意外,那场比赛输了个0:8还是0:9我记不清了,对手大比分领先后已经收力了,没有灌个两位数。而且那个学校还不算传统强队,真正几个足球特色学校的队伍,打他们也是大比分。可想而知,如果这些足球特色学校踢县城队伍,是什么样的场面和比分。
因为比赛过于一边倒和无任何观赏价值,我在场边也看向其他场次,尤其有一场比赛堪称势均力敌,两队都算是强队,的确不一样,两边的孩子都有技术和比赛经验,会无球跑位和战术配合,两边你来我往互有攻守,尤其印象深刻的是,我看到一个角球时,进攻方的球员甚至上演了倒勾射门。说实话,我当时正是20几岁的年纪,自认为在野球场也算个技术流,但从没敢做倒钩这样的动作。这还只是小学生的比赛,所以至今印象深刻。
比赛结束后,和孩子们一起回县城,孩子们没有因为大比分失利而沮丧,大部分都很开心,因为对他们来说,这就像一次外出游玩一样。
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去看校园足球的正规比赛。
现在回想起来,校园足球究竟给中国足球带来了什么,说不清也说不好。深层次的东西,我们也无法得见,停留在表面的东西又过于肤浅,没有太多讨论的价值。就此我想说说自己的纯主观感受。
就像当时的这支草台班子球队,如我前面所言,真正会踢球的屈指可数,但是,不妨碍他们的热情,不影响他们下次继续热火朝天地去参加比赛。正如足球强国,拥有强大的青训体系,拥有数以十万计的注册球员,实际上成为职业球员的也是万里挑一。金钱、名望这些外在动力驱动,也许会激励一个孩子去苦练足球,最终走上年薪百万的职业足球之路,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足球没必要这样功利,也达不到职业的高度。
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喜欢踢球的人,恐怕没有几个是冲着成为职业球员的目标而去,足球就是一项游戏一门运动,是一个健康的爱好。而对于有能力成为职业球员的人来说,热爱也许只是一份额外的动力。当然,也有很多球员因为家境贫寒而希望通过足球改变人生,这更多是励志故事,而不应成为一个范本,因为这是比万里挑一更小的概率。
至于校园足球,绝不应成为中国青训的踏脚石,就像我看到的那些孩子,他们喜欢看足球,喜欢踢足球,这就够了。
校园足球就如同一张大网,广撒之后,也许可以捞到一条大鱼,一条有天赋有热情的大鱼,来为中国足球的人才培养添砖加瓦,但我认为更多的是普及一个健康的爱好。因为现实中,很多人是没有运动细胞的,看见球都绕着走,多走两步路都喘,没必要苛求每个人都成为体育爱好者。但也许就是一些不擅长运动的人,在偶然间发现了足球的乐趣,愿意接受这项运动,而不是因为中国足球的糜烂而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它,这也就算是校园足球的成功了。
虽然此后没有再近距离接触过校园足球,但是县城一起踢了十几年球的老哥们,有体育老师的,现在还在带队参加县级以及省内比赛;还有一些正在上学的小老弟,从小学到初高中都有,也在参加各类校园足球比赛,我仍然有一些零零碎碎的了解。
目前的校园足球开展状况是,小初都有比赛,初中组仍然是我前文所说的赛制,县城和各乡镇共十几支队伍进行赛会制比赛,决出冠军,然后派一支球队去省城比赛(不一定是冠军队,多次都派遣的是名望最大的那所学校,我的初中母校这批小老弟实力最强,但是经常遭遇黑哨,去年夺冠也没去成省里比赛)。升高中后目前应该没有比赛,县城只有一所中学有足球特长班,每学期招收一批初中毕业生,名为足球特长生,有四个考核项目:颠球、长传、定点射门、实战演练。这就涉及到中国的教育问题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上高中后学习压倒一切,本文就不做过多讨论。
那么下面就转到第二个话题,开展校园足球这近十年来,我身边足球环境发生的一些变化。
先说说我小时候和初高中时期的足球环境。我小学二年级开始踢球,那时候我们小学生正受《足球小将》这部漫画的影响,班上三分之二的男生都喜欢踢球。但是那时候基本没有正规足球场,只能叫操场,还大部分是沙土地,但丝毫不影响男生们的足球热情。
小学毕业那年,正是国足首次冲进世界杯,第二年上初一,韩日世界杯时我真正开始看球。那时候足球氛围火爆得至今难忘,周末和暑假期间,县里唯一的体育场,至少有10拨学生不下150人在踢球,所以可以说一地难求,我们十几个初中同学就到处找地方踢球。
中学篮球场旁边的水泥地、废弃溜冰场、公园凹凸不平的草地、县政府门口圈起的草坪……都是我们踢球的球场,一帮孩子在县政府门口踢球,现在都不敢想象。这就是一帮孩子的足球热情。不要说中国足球氛围差,也永远不要低估世界第一运动的吸引力和魅力。
高中时,踢球没有初中那样频繁了,基本上只有周末才能踢一两回,那时候踢球的人仍然很多,各大中学的操场周六放学后基本上都是爆满。但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们那时候的高中学校有很多篮球比赛,足球比赛可以说为0,体育教师也往往90%都喜欢篮球,所以足球很受偏见。当然,这只是我们这个地区的现象,不知道各位看官,你们那里当时的情况如何。
说完了我学生时期的足球环境,再来说说现在我接触到的学生和他们所处的足球环境。
2019年,我们县城就修建了一所体育公园,除了休闲场所,主要有两块五人制足球场和两块篮球场。五人制足球场是人工草坪,有球门有铁丝网,整体质量不错。现在我们县城一年一度的“小世界杯”——五人制比赛,基本上都在这里举办。说到这个体育公园前,目前我县各乡镇都修建了类似的小场地,周边县市也基本上都有这种体育公园。
体育公园的球场还有灯光,天气晴朗的话,每天晚上都会开灯三个小时左右,基本上都有几十个学生踢球,而周末加上成年人,基本上是爆满的状态。
我们这些中间年龄段的,也喜欢和这些初高中孩子踢球,也经常交流一些话题,从他们口中也得知了现在校园足球的开展情况。现在小学校园足球比赛,各个乡镇是以少年宫的名义组队,全县十几个镇各自组队,和县城四五所初中校队,一起参加县级比赛,现在都是11人制。和去省会参加比赛类似,县级比赛的前四名基本上是县城学校,偶有乡镇球队发挥出色闯入四强。
这些12—16岁的小老弟们,身体条件和技战术意识都在飞速增长,每个学校都有七八个踢得很不错的。可以说现在的足球物质条件是有明显改善的,正如我前面所言,我们小时候想踢球,但苦于没有场地和装备,现在的孩子主客观条件都有质的提升,校园足球在这其中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说到宏观层面,中国足球在02年世界杯后,经历了一阵反赌扫黑的至暗时刻,那时候整个足球环境的羸弱波及到了青训体系,这个很多专业媒体已经有所提及,大家感兴趣可以去看看。中国足球现在的人才断档问题正是那个时期欠下的债。2010年之后出生的孩子,面临的足球环境稍有回暖,再结合到校园足球的开展,现在踢球的孩子数量是远远超过2010—2015年这个时间段的,犹记得在06—10年这个阶段,我们县城踢球的永远就那么二三十个人,都审美疲劳了,鲜有学生和年轻人加入进来。
之前看到很多球评人和专业足球媒体的观点,也许2030前后,中国足球的人才储备会有所起色,因为出生于2010年前后的孩子们成长起来了,这里面有多少校园足球的功劳不敢妄言,但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是有积极影响的。试想,如果中国足坛的反赌扫黑风暴持续得更久,那么中国足球的人才断档也会持续得更久。一个好的大环境和一个好的政策,裨益是不言而喻的,反之,整体恶性循环的话,表面和根基都会越发烂下去。
可以想见,如果校园足球年复一年开展下去,即使不能像日韩校园足球那样已经形成完整的体系,至少我们可以沿着一个正确的方向,逐渐打通校园足球到职业球队的晋升通道。就像外行总爱说:中国十四亿人找不到11个会踢球的。面对整个中国,注册职业青训都不过万的现实,校园足球这种广撒网的模式,谁敢保证不会被挖掘出一个天才呢。说了多少年的体教结合,其实校园足球还是教育部牵的头,也只有这种大部委才能真正有能力推动体教结合,指望足协乃至体育总局,估计百八十年,中国足球都没戏。我相信,校园足球逐渐完善下去,中国足球一定是有戏的。
在此文接近尾声的时候,又想起一个题外话,前两年,卫健委公布的中国青少年学生体质指标是在连年下降的。看看现在初高中生,身高和体重的平均数据都是在年年飙升,一个个发育得比成年人还高大,但是身体素质却是在肉眼可见地下滑,这里面的问题也值得反思。
中国足球名宿张路指导就认为:校园足球或者说在学校开展的足球活动,不要抱着功利的目的。我深以为然,足球,本来就把它当做一个健康的爱好,一个有趣的课外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运动热情,这就是足球最大的社会功效。
最后,如果你坚持看到这里,请不要吝惜你的点赞和转发。如果你喜欢关于足球的视频和文章,那么请关注我,进入我的主页,有很多原创的视频,我希望用不同的视角去解读足球,带给大家一些启迪和思考。

-
天天观热点:上交所将重点推动融资租赁企业深度参与资产证券化市场上交所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今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将重点推动融资租赁企业深度参与证券化市场,提升资产盘活规模及效率,降低...
-
天天快看点丨碳酸锂跌破30万供给端挺价情绪已现 不排除近期企稳回升的可能目前市面上有贸易商正在以更低的价格进行抛售。有锂矿上市公司在电话会议上表示,碳酸锂价格下行,产业链面临较大压力。有分...
-
环球聚焦:教育部等五部门: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财务管理活动非营利性校外培训机构成立后,举办者、负责人、实际控制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抽逃出资,不得通过拆借资金、无偿使用等方式占用、...
-
新能源车价格战正酣 降价潮向产业链蔓延年初特斯拉降价将一众造车新势力卷入价格战,3月份东风系的降价补贴再次席卷汽车行业,燃油车企纷纷入局,新能源汽车品牌也无...
-
世界热点!多家银行被机构密集调研开年以来,累计已有15家银行获得机构调研,其中长三角区域上市银行仍然备受资本青睐。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发稿,苏州银行...
-
天天观热点:上交所将重点推动融资租赁企业深度参与资产证券化市场
2023-03-24 13:37:48
-
天天快看点丨碳酸锂跌破30万供给端挺价情绪已现 不排除近期企稳回升的可能
2023-03-24 10:27:57
-
环球聚焦:教育部等五部门: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财务管理活动
2023-03-24 09:39:02
-
新能源车价格战正酣 降价潮向产业链蔓延
2023-03-24 08:26:02
-
世界热点!多家银行被机构密集调研
2023-03-24 08:3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