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不知己,又不知彼,归化球员成摆设是国足的最大败笔
2022-03-30 22:35:36 来源: 懂球号

国足出征12强赛之前,不少人对本次世预赛出线持乐观态度,至少觉得有实力去争小组第三,获得参加附加赛的资格。

这样的底气来源于哪里呢?最重要的信心来自四名归化球员:艾克森、阿兰、洛国富、蒋光太(当时没有因伤缺席的费南多和后来加入的戴伟浚),普遍认为他们到来后国足的实力将更上一层楼,实际上是不是这样呢?

从联赛的表现来看,他们应该能够给国足带来不小的帮助。

12强赛之前,中超第一阶段射手榜排在首位的是艾克森,状态很不错。阿兰在传射方面都有建树,交出了3球5助攻的数据。洛国富比不上巅峰时期,但他的冲击力是本土球员不具备的。蒋光太的防守是值得信任的,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国足后防不稳定的问题。从理论上来说,他们弥补了国足存在的一些短板,能够带来实力上的提升。

从12强赛来看,国足有1场半球踢得还算有模有样,与他们同时在场有关。

与沙特首回合比赛的下半场,四位归化球员第一次同时在场,给对手带来了不小的威胁,甚至一度压着对手踢,差点扳平了比分。次回合逼平澳大利亚,四位归化球员同时出现在首发阵容中,让对方有所顾忌,不敢再像首回合那样肆无忌惮地进攻。可以说,他们同时在场对国足的战斗力提升明显。

可惜的是,他们并没有被主教练合理地使用,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之一在于两任主教练都不知道国足有几斤几两,也没有清楚认识对手的实力,导致了排兵布阵以及战术上出现了重大的失误。

与澳大利亚队首回合的比赛之前,李铁应该是信心满满的,刚开始就和对方展开对攻。但是,在首发阵容中却没有派上最强的攻击力量,让阿兰和洛国富坐在了替补席上面。既然想对手一个下马威,就应该全力一巴掌扇过去,抗击打能力一试便知。哪知只拿出挠痒的动作,对手感受不到威胁,就会无所顾忌,反手回了几个响亮的巴掌。

收官战面对阿曼,更搞不懂究竟是想进攻还是想防守。如果说是为了守平,三中卫用朱辰杰和张琳芃没有问题,但为什么用平庸的郑铮,却让一直发挥都比较稳定的蒋光太坐在替补席上。变阵四后卫之后,难道蒋光太不比郑铮更适合?如果换上蒋光太与张琳芃搭档中后卫,让朱辰杰踢左后卫,将助攻能力较强的高准翼放在熟悉的右路,应该会有更好的效果。

这就是主教练没能够做到知己知彼的表现。还有许多的细节不再多说,总之国足给人的感觉就是踢得很别扭。就好比拉翔,本来是蹲着干这事,偏要强迫站着浪,即使再用力,最终还是会掉在自己的裤裆里。

再来看看同样没有出线的两个对手阿曼和越南,他们能够有着出色的表现,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认清自己,制定了适合自身特点的防守反击战术。该防守时各就各位,该进攻时舍得投入兵力,场上球员思想统一,进退有序。于是,阿曼能够爆冷战胜日本,越南能够逼平日本,至少是合格的搅局者,而国足连这一点都差得很远。

客观来说,如果国足能够踢出之前说到那1场半比赛的水平,表现不会如此差劲。即使仍然不具备出线的实力,但是至少也可以做一个合格的搅局者,更不会历史性地输给越南和阿曼。

有些比赛本来不该输,不是所有的输球都在情理之中,但我们的主教练却找到了一个看似合理的借口。

当然,主教练的原因只是国足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因素,他们的表现是中国足球现状的一个缩影。

关键词:
责任编辑:zN_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