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京报零碳研究院举办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绿水青山之路”为主题的生态日研讨会。研讨会上,兴业研究碳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高级研究员阳能指出,尽管双碳目标的提出为绿色创新发展提供了契机,但是产业转型存在很大压力。
“压力存在的原因是整个产业绿色发展的价值链没有打通。举个简单的例子,企业花了更多钱投资绿色产业,但是成本会转嫁给消费者,产品价格高不利于产品的销售,对于企业来说是受损的,我们金融机构会持续关注并呼吁尽快出台转型金融的政策体系。”阳能说。
过去大家听到较多的是“绿色金融”,但其标准和产品的覆盖范围和支持对象基本为“绿色”项目和“绿色”主体;如今瞄准高碳排放行业的“转型金融”,成为高碳排放行业实现低碳转型进程中的助推剂。
【资料图】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刘晨介绍,“转型金融”与“绿色金融”之间更多的是互补关系。从根本目标来看,转型金融和绿色金融都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环境改善和社会低碳可持续发展而提供的金融服务。从支持对象上看,绿色金融主要面向的是环保、节能、新型能源、绿色交通和建筑等符合绿色低碳发展方向的行业或部门;而转型金融更多面向的是传统的高碳行业或部门。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下,转型金融在中国日趋完善。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明确提出“以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为主线,实现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的有序有效衔接”的战略目标,为转型金融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明确指导。在此大背景下,一方面要大力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另一方面要支持碳密集行业的低碳转型,前者是绿色金融的发力点,后者则是转型金融的“试验田”。
早在2020年,一些地区便开始陆续推出关于转型金融的试点,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湖州市;一些金融机构也相继出台相关文件,如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已经推出支持转型金融的第一批指导性文件,在2021年初分别发布了《转型债券管理声明》和《转型债券框架》,明确定义了转型债券并给出了合格项目类别。
刘晨通过观察湖州近年的碳排数据表示,作为国家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湖州五年时间实现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降幅超过30%。同时,湖州在转型金融制度标准、金融服务、平台支撑等多方面做了先行探索,充分发挥各方力量聚焦机制建设、行业和目标选取,因地制宜选取转型重点行业、设定合适目标值,有序稳步推进转型。此外,通过总结转型金融先试先行的经验,湖州“实践出真知”,推出了国内首个转型金融支持活动目录,对其他地区低碳转型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总体来看,国际上关于转型金融的认识和研究刚刚起步,现有的方案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为中国尽快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和空间。据刘晨介绍,目前国内市场转型金融产品主要包括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等货币金融工具,以及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转型债券等债务工具。相关货币金融工具面向电力、煤炭等关键行业,引导金融机构精准向相关领域提供优惠贷款。截至2023年4月末,碳减排支持工具余额近4000亿元,带动碳减排量超过1.5亿吨。
然而,当前转型金融所需的资金存在结构性矛盾,在资金需求端的高排放企业缺少足够的资金投入到转型活动中,在资金供给端的绿色资金受限于项目范围和基础信息缺乏,难以有效畅通资金对接。
刘晨指出,未来转型金融的发展路径需要综合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建立平稳有序的转型金融政策体系,积极开展转型金融的政策与市场创新,建立和完善转型金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丰富转型金融工具的多样性和结构设计的完备性,为全球节能减排贡献中国力量。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 陶野
编辑 宋钰婷
校对 翟永军

-
合肥买房需要什么条件2020(合肥买房需要什么条件)一、外地人在合肥买房需要什么条件目前合肥没有限购的区域是高新区、经
-
重庆水务生产运行总体平稳 2023年中报营收同比增长逾7%8月18日,重庆水务(601158)发布2023年中报,今年1~6月期间,实现营业
-
期货衍生品创新提速 深证100股指期货、期权合约征求意见据了解,深证100指数由深市市值大、流动性好的100只股票组成,表征创新
-
规范房地产信息发布!上海网信办召开房地产类“自媒体”分类指导会会议提醒,属地房地产类“自媒体”要切实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全面准确
-
深圳证监局:对长期怠于整改的私募机构将分批开展现场检查对于长期怠于整改,未如期完成整改且未说明原因的私募机构,深圳证监局
-
合肥买房需要什么条件2020(合肥买房需要什么条件)
2023-08-19 03:19:04
-
重庆水务生产运行总体平稳 2023年中报营收同比增长逾7%
2023-08-18 22:58:36
-
期货衍生品创新提速 深证100股指期货、期权合约征求意见
2023-08-18 22:44:04
-
规范房地产信息发布!上海网信办召开房地产类“自媒体”分类指导会
2023-08-18 21:55:59
-
深圳证监局:对长期怠于整改的私募机构将分批开展现场检查
2023-08-18 21:55:25